窺視假面背後的臉龐,三島由紀夫《假面的告白》

《假面的告白》發表於1949年,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三島由紀夫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第二本長篇小說,年僅 24 歲的他以此作嶄露頭角。最近木馬出版社重新發行了三島由紀夫的作品,我終於等到這一天,馬上把全部買回家。

要說對這部作品的想法,閱讀的過程中,我總覺得像是在看三島早期的短篇小說作品。有些賣弄文采修辭的嫌疑,字藻華麗,敘述細膩且多,看久了會有些疲累。但這都不影響三島在《假面的告白》中想要表達的。《假面的告白》算是半自傳形式的私小說,主角即三島本人(平岡公威),我們可以從這作品裡窺見三島的幼年生活與對戰爭的意識。除此之外,還能感受三島如何處理在當代日本極為前衛的概念:異性戀外的選擇。

作為私小說,所有閱讀過《假面的告白》的讀者都不免抱持著一個疑問,即:三島由紀夫難道是個同性戀?

根據我個人的研究,這還算是無解之迷,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眾說紛紜。然而死人並不會為自己辯白,活人則會說謊。我們無從得知真相,只能報以無盡的想像。於是,那些閱畢本書後,信誓旦旦說三島是同性戀,或是對此做不同的揣測的網路文章,我都抱持著嗤之以鼻的態度。

但我們也不是完全要否定本書的內容,或甚至不進行討論。《假面的告白》之所以是研究三島由紀夫的重要著作,是因為當中存有的人物與事件多是從他個人經驗取材。我們其實可以透過閱讀《我青春漫遊的時代》(私の遍歴時代)、《我的思春期》等三島的作品來理解他這個人的少年時期。

我們先回來聊聊書吧! 簡單地說,這本書除了探討了主角對於自我情感與性欲傾向的不理解,以及其社會化過程中挫敗的經歷。我們其實很難將其界定為同性戀,我重複看了幾次,卻只覺得這層假面越戴越多,不僅我們搞混了,主角,或說是作者,也搞混了自我。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於是,要解構其所真正的涵義便成為一件極難的事情。

而在文字方面,年輕的三島由紀夫時常使用華麗的修辭,對讀者並不友善,就像我上面說的,容易在閱讀過程中感到疲累。另外,《假面的告白》後半部結構明顯鬆散許多,不如前半段鋪陳敘述的嚴謹。這點三島本人也在《我青春漫遊的時代》中提過:
「有關《假面的告白》前半部的密度與後半部的粗糙,任何讀者都可看出明顯的差異。神西清雖然給予善意的解釋,可我很明白,這是單純的技巧失誤,因為寫到後半部時,我精神和體力不濟,又太擔心截稿日期趕忙拚寫造成的。」

「自從寫完像要征服內心惡魔似的小說《假面的告白》之後,我二十四歲的心靈中,出現了兩個截然相反的走向:一個就是無論如何都得活下去;另外則是清楚地投向理智而明朗的古典主義。」    

主角的性傾向

  1. 主角對於自己不屬於的事物感受到「悲劇性」

  2. 主角看見聖賽巴斯提安的畫,並對此感到性欲

聖賽巴斯提安在次文化中是同志的符號。

  1. 主角被同性(近江同學)強壯的肉體與魅力吸引,他以為是愛。

那確實是愛,但是對美麗肉體的一種執著,青春期後便轉為愛上自己。

關於這點,可以從 p.51 看出:「如果允許我用粗俗的說法,這可說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的愛。而且是清楚明白與肉慾緊緊相繫的愛。
我迫不及待夏天的到來,就算是初夏也好,期望這個季節能賜給我欣賞他裸體的機會。其實我心裡深處還懷有一個更見不得人的渴望:就是想看他那個『大傢伙』的渴望。」

但是,在 p.65 中這樣寫道:「我想看的或許就是這個吧,但我看到後所帶來的衝擊,反而發掘出意想不到的另一種情感。

那是嫉妒 — 好像完成某種崇高的工作,我聽見近江身體落向沙地的聲響。我閉上眼,搖搖頭。我告訴自己我並不愛近江。那是嫉妒。無比強烈的嫉妒,足以令我為此主動放棄對近江的愛。」

在 p.69,我們看到嫉妒轉為自戀:「為此,那令我說服自己放棄愛情的強烈嫉妒,比照上述的奧秘,仍算是愛。對於我的腋窩,我還是愛著那緩慢、低調、逐漸萌芽、成長,逐漸轉黑的『與近江相似之物』。」

  1. 主角時常想像擁有美麗肉體的男性青年遭銳器刺入流血致死。
    暗示主角的性無能,並在後半段得到印證。以銳器插入代替陰莖插入,是一種因性無能而起的心理疾病。

  2. 主角雖盡力讓自己社會化、正常化,因而接近園子,後來發現自己對園子無法有慾望的衝動,卻又發現自己對園子甚是在意。

從這裡得知主角的性傾向與愛傾向似乎不同?

  1. 主角最後望著年輕人的結實肉體而出神。

三島的自我描寫

探討完主角後,我們看看三島本人對自己是如何描寫的: 「在少年時期,我經常把異性戀和同性戀混同起來。」- p.11

「我與異性短暫的肢體接觸,也許正是從那次開始的。因為每次在往返學校的公車上與少女比鄰而坐,我的心情特別快活。」- p.13

「或許只是偶然,某次有個少女坐在我鄰座,當我們倆的膝蓋不經意地碰觸時,那種溫柔的微暖,讓我有說不出的悸動與甜蜜。」- p.13

「她那妖豔的臉蛋和窈窕的身姿,以及在戰爭時期罕見的華麗化妝和打扮,終究深深地吸引著我的目光。」- p.22

其實,在《我的思春期》中,對於自己少年時期與同性、異性接觸的經驗,三島有詳盡的描寫,讀者們大可不必抓著這本《假面的告白》就胡亂猜測的。個人認為,三島喜愛的其實是美的事物,而不是單純用性別就能區隔的。  

大致聊完性向主題後,我們可以再說說關於戰爭這回事。三島由紀夫的少年時期在戰爭度過,從書中我們能見到戰爭對人影響的相關描寫。

「在這段期間,我學會了抽菸喝酒。話雖如此,抽菸只是學人做做樣子,喝酒也是。戰爭教會我們莫名感傷的成長方式。」

「那是個必須從勳章和疾病中二選一的時代。」 「我把戰爭的力量想得過於傳奇。在此激烈戰爭的悲慘結局下,人們營生的磁針全指向同一個方向。」

對於那些在戰爭中出生的人,戰爭便是他們青春少年的一切,或甚至說是代表。想回到那個青春狀態,就必須有戰爭才行。這點三島也曾在《我的思春期》中提過:
「為何我們對戰爭分外留戀呢?『留戀』的說法,的確有點奇怪,那是因為我們的思春期剛好與戰爭時期重疊。戰爭本身並不能勾起我們的鄉愁,可是戰爭愈加逼近,便有那樣的感覺。」- p.13  

做個小小的總結。 其實,無論如何,我們都在書中看見了一名為找尋自我所困擾的人。自我在社會化的過程,自我認同的過程,以及大量藝術作品的薰陶下組成,而主角卻不斷對此感到懷疑,在多次嘗試失敗的解構後依然無法解脫。自以為戴上了假面,然而假面是否成為真實,又或者只是多層假面的其中一面。無論如何,三島由紀夫用富含情感的文字闡釋了這個故事。對於他個人與書中主角相似性有多高的問題,他曾對外宣稱這一切只是劇情虛構。但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個人認為這並不是文學作品最主要的存在意義。

有趣的是,三島本人確實很喜愛這幅聖賽巴斯提安的畫,自己也模仿其拍攝了一張照片。

 

節錄

  • 「我感覺到的『悲劇性之物』,或許只是我感覺到自己被排除在外的預感,所帶來的悲哀投影。」

  • 「由於天生體質孱弱,我對所有喜悅都帶有不祥的預感。」 「因為懶惰?可能是因為懶惰?我對人的勤奮展現,全源自於此。到頭來,我的勤奮全用在為這樣的懶惰辯護,為了能繼續保有懶惰的原貌,我拿勤奮作為它的安全保障。」 「在這段期間,我學會了抽菸喝酒。話雖如此,抽菸只是學人做做樣子,喝酒也是。戰爭教會我們莫名感傷的成長方式。」

  • 「我感到自己擁有一切。或許是吧。因為唯有為準備旅行而忙得焦頭爛額之際,我們才算是完全擁有旅行的全部。在來剩下的工作,就是破壞擁有的這一切。這就是旅行,一項徒勞無功之事。」- p.95

  • 「明明不是什麼慾望,我卻一味相信那就是慾望。也就是說,我無論如何都想要相信它就是慾望,這種不合情理的慾望,與原本的慾望相混淆。『我不想當我自己』的這個強烈不可能的慾望,與世人的性慾、他們自己本身湧現的慾望,完全搞混在一起。」- p.98

  • 「佯裝自己是正常人的意識,連我心中原本正常的部分也一併侵蝕,我變成得一一說服自己,說那不過是佯裝出來的正常罷了。」- p.122

  • 「那是個必須從勳章和疾病中二選一的時代。」- p.144

  • 「愛幻想的個性,對精神作用瀰漫著一種微妙的不信任感。它往往會導向夢想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夢想並不像人們所想的,是一種精神作用,它反而是對精神的一種逃避。」- p.154

  • 「我把戰爭的力量想得過於傳奇。在此激烈戰爭的悲慘結局下,人們營生的磁針全指向同一個方向。」- p.169

  • 「潔癖這種事,是受慾望指揮的一種任性。」- p.177 「好奇心沒有道德,這或許是人類所能擁有的一種最不道德的慾望。」- p.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