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人類的根本是人:《非理性的人》

《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Irrational Man)不僅書名下的漂亮,內容也是一絕。之前我因為閱讀尼采、卡繆的作品接觸到了存在主義,覺得非常有趣,因而一直想唸唸這本書。

整體來說,本書從現代社會(戰後)的問題開始,介紹如何會產生存在主義的思想,存在主義的思想又體現在什麼地方,之後開始介紹西方傳統哲學與存在主義思想的淵源,接著介紹四名存在主義哲學家:齊克果、尼采、海德格與沙特的中心思想。

最一開始,幾乎只是批判現代社會與介紹史學,作者說:
「消息通常包含片面的真理,而『無所不聞』取代了真正的知識。」
「新聞事業已經成為這個時期的一尊巨神,而神祇總是殘酷無情地對待他們的僕人。」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作者指出歐洲哲學家與美國哲學家何以探討的事物不同,何以美國哲學家難以理解歐洲的近代哲學思潮,這是因為歐洲經歷了戰爭,經歷了匱乏的一代,而美國本土卻未成為戰場,致使兩邊的哲學思潮不同。畢竟,「哲學家無法認真的探究它自己的文明未曾經歷過的問題。」

對於從卡繆開始接觸存在哲學的我來說,存在主義不僅非是當時美國哲學家所認為的那麼虛無、非理性、悲觀,而其實是勵志的。作者在第一章也曾寫下這麼一句話:「存在哲學的歷史意義在於它面對著現代朝向標準化的群眾社會的洪流,奮力喚醒個人去過真誠不偽的生活。」,我認為這是相當貼切的。

之後,作者從文學與現代藝術的角度切入,作者表示,這些文學家與藝術家並無接受過哲學的訓練,他們只不過是將當代心靈的議題透過文學與藝術的形式來表現,而我們從中看出了人類的虛無感,這是一個群體的心靈感受。

「每一個時代都把它自己的人類意象投射在他的藝術裡。」

「我們這個時代把無與倫比的力量集中在它外在的生活上,而我們的藝術卻企圖把內在的貧困匱乏揭露出來。」

從第二章開始,作者開始論述西方傳統哲學,先闡釋了西方哲學的起源:希伯來與希臘文明,一個重行(信仰),另一個則重知(理性)。以及存在主義的關鍵之一,存在與本質(觀念)之爭,從影響後世的柏拉圖開始介紹,柏拉圖認為本質先於存在,而這個觀念影響了後世相當久遠。

「兩千五百年的西洋哲學不過是柏拉圖的一連串註腳。」 - 懷德海

這本書探討了許多哲學家以及許多文學家的思想,但最重要的是他探討了存在主義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從啟蒙時期與工業革命體會到了人類無限的力量,又在現代科學發現個人的無力,發現完美只不過是幻想,無論是數學系統的完美或是人類本身的完美。我們永遠無法做一個完整的人。以這樣的無力為出發點以及戰爭的影響,人類開始墮入了虛無主義。但重要的並不是成為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做一個非凡的人,超越自己成為了尼采所謂的超人。 但說到底,由於自身的匱乏,小弟對於本書的掌握度並不算高,還需多讀幾次才能寫出更深的讀書心得,先在此擱筆,待來日再補充。

節錄

  • 「傷感在基本上只不過是由於太過強烈或太過委婉而造成的虛偽感情、不忠於其對象的感情。」P.52

  • 「信仰無法解釋給純然理性的心靈,正如色彩的觀念不能傳授給盲人。」P.110

  • 「知識分子這個階層受苦的程度,視他們跟其他人類隔絕的程度而定。」P.158

  • 「時鐘於人有用,完全因為人的存在事深植於一種先行的時間性。」

  • 「邁向理性主義的大步竟也需要它自己一套神話 — 這大概永遠是人類進化的曖昧之處。」

  • 「講理性(to be rational)和合情理(to be reasonable)不同。如今,在我們的公共和政治生活哩,我們接受最不合人性情理的行為,只要它戴上理性的面具,用公文用語說出;公文用語也者,就是理性自身的文體。」

  • 「已厭煩的態度面對自己的存在,比起根本不去面對它,總要略勝一籌 — 像那些以學院或中產階級或政黨領袖為護身符的可厭傢伙,永遠不敢面對存在。」P.280

  • 「人若是運用邏輯,就很可能忘卻存在。而偏偏他必須先存在,才能運用邏輯。」P.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