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空間旅行,談《平面國》

這幾天看了 Edwin A. Abbott 的名作《平面國》,這部薄薄的中篇小說寫成於 1884 年,描寫一個虛構的二維國家:平面國,並藉由正方形的第一人稱敘事,帶領讀者穿梭於不同維度並揭開平面國的真相。

就我個人來看,我認為《平面國》這本小說有兩個重要的涵義,一是利用簡單的幾何知識來帶領讀者認識不同維度的概念;二是描寫了一個經典的反烏托邦形式國家。

平面國

維度

直到現在,許多科幻作品都仍有描寫維度的內容,無論是電影、小說、動漫畫都有類似的穿越維度情節。但「維度」(Dimension)一詞對於非數理工科背景的閱聽者來說,是比較陌生且難以想像的概念。

大眾文化

近幾年比較有代表性的或許是 Christopher Nolan 在 2014 年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主角 Cooper 來到了五維空間。然而,諸如這類電影,或是大眾流行文化中的高維空間,其實是對相對論的中閔可夫斯基時空的誤用,就跟《天能》(Tenet)中把 Inverse Entropy 與時間綁在一起相同。事實上,我更喜歡《平面國》這種歐式空間維度,在劉慈欣《三體》中的高維概念也是應用歐式空間維度,時間則作為獨立維度從空間維度中切割出來。

這倒也不是 Nolan 的問題,畢竟大眾文化中的高維度與時間脫不了關係,再者,在電影中要表現出四維以上的空間,確實是相當難的一件事情。

平面國

上世紀的科幻界代表人物,艾西莫夫(Issac Asimov)曾評《平面國》是:「所能找到感受維度方法中最好的」(The best introduction one can find into the manner of perceiving dimensions.)

這也是為什麼現今這本書依然是數理背景人士的愛好,僅僅是透過簡單的幾何概念與一篇小故事,便能直接地感受維度的概念,是非常厲害的一件事情。

《平面國》一書從平面為主題下手,我想也是因為,二維與三維空間相對於其他維度,是一般人較為熟悉的。

反烏托邦

《平面國》事實上就是一個反烏托邦故事。看似一切都完滿而好的世界,其實有很大的陰謀。統治階級為了鞏固利益而設置不平等的政策,同時隱瞞更高維度的存在,恣意逮捕或處死相關的人。

這種故事與後來 George Orwell 的《動物農莊》極為相似,在短短的篇幅裡描寫了寓意頗深的反烏托邦故事。只是一個是幾何圖形,另一個是以動物為主角。

平面國是一個二維國家,故事中,本書的作者是身為律師階級的正方形。
一開始正方形詳盡描述了平面國是怎麼樣的一個國家,包括空間、社會、自然環境、種族、政策。正方形撰寫關於人文方面的事情時,口氣極為理所當然,讀者可以從中讀出些許不對勁,畢竟 19 世紀的歐美白人奴役黑人也是這般理所當然。

從正方形所說的色彩革命與階級革命,並且把圓形稱為「主教」、「牧師」,甚至是禁止「有色」,都可以看出作者諷刺的對象與事件。不得不說,19 世紀能有這樣的作品,實屬難得。

總結

無論是喜歡科幻作品或反烏托邦作品的人,都應該好好讀一下兩個世紀前的《平面國》,平易近人,卻深刻又有力。

雖然科技進步很快速,科幻作品卻始終在更遠方等待我們,探討一些現實卻力所不能及的議題,我想這是我喜歡科幻作品的原因。

平面國的維度雖然並非我們所能體會,但當中的人性卻是我們可以深思的。在科技進步飛速的今天,人類並不該忘記人類靈魂中最重要且寶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