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之後,我還是去頂樓吹吹風吧!許玄妮《多風地帶》

身為一名平時甚少讀詩的不良讀者,我的一些朋友大概會覺得我會寫讀詩心得簡直難得。

前一陣子,我身邊的朋友不約而同地塞給了我很多現代詩集,我也就一本一本買下,在腳骨折的這段期間,讀詩或許是另一種心靈的旅行。

我雖然常常寫一些不負責任的讀書心得,解讀作者想表達什麼,但我其實我認為解構詩人的想法並不是那麼得體的一件事情。因為現代詩是詩人與自我的對話,用的是內心獨有的語言,寫的是安定靈魂的過程。只有在某些詩撞擊讀者的心靈時,我才能寫下對那種衝擊,但那時解構的其實是讀者自我。三島由紀夫在短篇小說《寫詩的少年》中寫道:「詩這種東西,是為了保證他當下的幸福才出現嗎?亦或,是詩的誕生,他才能幸福?(中略)… 那想必不是人人擁有的幸福,可以確定那是只有他一個人才知道的東西。」

我跟朋友提到寫詩的心得這件事情時,他說:「哎,我也覺得詩的心得很難寫,尤其是現代詩,用不上作者已死那一套方式來解讀,況且退一萬步來說,作者都還活著呢(苦笑)。」
所以,假使詩人看到這篇文章後覺得不快,我還是要對詩人說:「哎,若有得罪,請多見諒。畢竟你能寫詩,我只能寫廢文,那是我一生都填補不了的距離,所以請多包涵。」
回歸正題,這首刷封面還滿特別的,為了表現出書衣的感覺,特別拍了照片,但還是很難把那種質感拍出來。我在咖啡廳讀書時,手不斷勾到線,也算是另一種感官體驗了。

若是要概括整本書去感受許玄妮用詩所創造出的空間,我感受到的是一個發散的、無限延伸的荒蕪地帶,封閉的記憶空間。雖然是截然不同的內容,我首先想起的是日本前衛作家安部公房,他所營造的幻象空間給我與本書類似的感受,只不過安部公房的風裡還帶著砂,許玄妮的風帶著海鹽罷。然而,我走進風中時,竟無法辨認我到底是在風中,還是在風的幻象中。

我個人認為相當有趣的幾首詩,《語句反覆症》、《快要看見了》、《此生》、《你在「」中被標示為安全》、《同志尚需努力》、《天亮之後》、《偽物》、《分類學》、《自語》、《對不起》。其中,《偽物》讓我思考了一下,究竟我的自我是待在真實存在的空間裡,還是自我創造的幻象中。但無論如何,無論真實虛偽,只要它存在,就是自我的避難所。

而在《自語》中,我闖進了一個空間,卻覺得有些熟悉;或該說,詩闖進了我的心。雖然我不是詩人,卻也曾窩在相似的空間裡。同時,我想起楊照老師曾寫道:「(詩是詩人)為了自己而或勇敢或膽怯或囂張或絕望地和外在世界對話。」而我卻連對話也做不到。

誠如我在開頭所說,我認為讀者解構詩人的詩是一種越界行為,而讀者試著寫下的文字,每一筆都是在割剖讀者自身。作為一名讀者,並沒有行動的能力,於是,即使詩人的風吹進了讀者的心,卻也無法讓讀者精確地寫下自己的事。

每次看完詩集之後,我都會再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永遠不會是個詩人這件事。闔上書後,我總在心裡苦笑著,對作者說出夏目漱石的那句話:「我可沒有那麼浪漫,跟你比起來,我活得更像一篇散文。」

天亮之後

  1. 你的日出總是來得比我快
    背著手散一個早上步
    你說現在不動
    以後就永遠不會動了
    就像你釘在牆上的螺絲
    一直沒有轉開
    我的黑夜一直沒有動靜
    你那邊現在
    天亮了嗎

  2. 小時候我討厭穿黃色雨衣
    我不穿,你就打我
    你討厭我哭
    又喜歡替我把瘀青揉開
    長大以後
    很多瘀青是揉不開的
    每一場雨水越來越冰
    那時的我們
    雨下得很大很大
    你牽著我走很遠很遠

  3. 你忘了爐子上還有湯在滾
    你忘了字該怎麼寫
    你忘了碗還沒洗
    藥到底吃了沒
    你記得我
    剩下的
    我幫你記起來

  4. 謝謝你告訴我
    寫詩的人
    要有一顆溫柔的心
    愛人也是
    溫柔接住每一把尖銳的刃
    我都知道
    因為你總是
    一次又一次
    接住了我